山东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列入国家主要港口名录和省重要港口名录的港口的总体规划,应当经省交通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法定程序报批。编制港口布局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监测数据作为评价考核水体断面水质状况的依据。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并与全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联网。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保证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改动自动监控装置的参数和监测数据。
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移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第二章 监督管理第六条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项目。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负面清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新建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工业项目,应当按照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定进入指定园区。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指导和支持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矿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对策
在各矿区内禁止大矿小开、乱采滥挖、随意弃置废石、尾矿等现象,对地质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个体私营矿点进行清理、关闭整顿,恢复矿业秩序,保护地质环境。(三)崩塌、滑坡的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是采矿工程活动易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煤矿、铝土矿、磷矿、汞矿等能源、金属、非金属矿山。
考虑到管线穿越的霍西煤田、东山煤田采空区地裂缝、塌陷灾害发育,现状和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均大,工程治理难度较大,建议管线避让,重新踏勘选线。
地质灾害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达到保护地质环境,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为目的。下面依据不同地质灾害类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拟建成品油管道线路工程,一般采取避让措施,管道远离或者绕避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难以绕避应在施工前进削坡减载。
采矿权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开采设计方案、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从事采掘活动和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采矿权人应当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严格规范矿业活动。
因此要针对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中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将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为此,提出以下具体深入的措施和对策。
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的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对保护地质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省集体所有制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94修正)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促进集体所有制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法规名称修改为《山东省集体所有制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第五条修改为:“省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全省矿产资源分配实施统一管理,负责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和采矿许可证的统一制发工作。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下简称《矿产资源法》)和《山东省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五章着重于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的管理与扶持。其中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这类企业实行积极的政策,鼓励他们在国家指定范围内开采矿产,允许个人采挖零星分散资源和仅作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以及少量生活自用矿产。
山东省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研究
摘要 山东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有极为珍贵和丰富的近万册的地质勘查成果资料,通过对这些矿产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全面分析,详细地描述了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和煤);金属矿产(金和铁)、非金属矿产(金刚石)的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不同矿种的资源远景,对当前和长远的资源勘查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区内地热资源的开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勘探中,打出十几口水温大于50℃的地热井,受当时条件限制,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仅局部用于洗浴、水产养殖和地震观测研究等。
在地质研究领域,山东省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研究: 地质资源研究:山东地处华北地质环境中,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该省在煤炭、金矿、铝土矿、盐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地质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以山东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系统为实例研究,包括系统建设、数据整理、技术文件说明等方面,分析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提供一个研究例子。
摘要 论述了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并探讨了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原则、建设目标、任务及总体建设方案。 关键词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作为新时期地质工作六大重点任务之一。
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 济南 250013;山东省第七地质勘查院 临沂 276000) 摘要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地质资料管理在保存现状、管理体制、服务方式、利用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山东省地质资料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并从管理体制、开发利用、社会化服务、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与保护区划
1、开采煤层厚度大,多8~12m,煤层产状平缓,采出后,顶板煤层失去支撑,形成破碎冒落、弯曲下沉,随着采空面积的逐渐扩大,在地面出现缓慢、连续的盆状塌陷坑,严重破坏了地质地貌景观,对农田、村庄等破坏严重,给矿山建设和矿区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也为矿山带来深重经济负担。
2、西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规划应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一致,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保护区可分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和鼓励开采区3类:限制开采区:指国家和省限制开采总量、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分布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以及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地区。
3、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的“三区”规划(三区包括重点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管理约束力、相关制度完善程度、采矿权人及受影响对象的环保意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投入力度及治理技术、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
4、结合铜川的环境保护规划,实施铜川矿区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针对铜川环境问题众多和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的形势,铜川已经进行了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的规划。铜川矿区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要符合铜川市的统一规划。一个城市的发展和产业转型都需要统一的规划,不能各自为政。企业与城市之间要互相配合,协调发展。
5、环境保护技术对煤炭开发的促进作用 矿产的开发不仅会破坏环境,而且影响矿业开发活动自身的发展。如果控制得当,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效应还会造福人类,改善环境,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张发旺等,2001a)。
6、依据评估结果,兼顾影响因素的原则 在划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时,应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分区结果,结合矿山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兼顾考虑矿山环境影响趋势预测分析结果。
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保护环境,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活动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2、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3、第一条 为促进粉煤灰、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保护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省内各有关单位都应遵循排放、利用、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粉煤灰、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工作。
4、第十五条 《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补贴,市属以上(含市属)单位由市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核定与发放;县属以下单位和个人由县(市、区)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负责核定与发放。补贴从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基金中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