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的有关概念及问题
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在矿业活动中直接产生、引发或加剧的环境地质问题,是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矿山地质环境容量而出现的地质灾害,是对矿业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地质现象,是矿区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矿业活动地质作用的共同结果。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指受矿业活动影响而对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产生地质环境破坏的现象,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土地占用及毁损破坏、地下水系统破坏、三废排放及水土污染、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湖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且具有地方特色。
3、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责任不明。我国至今并没有任何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该属于哪个部门,煤矿企业的责任仅在于怎么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使煤炭产量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于对环境的破坏、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它并不负有直接责任。
4、矿山环境地质(mine environmental geology)是以矿山地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图3-1)。
5、矿业活动作用于地质环境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主要有大气和水土污染、植被破坏、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侵占和破坏土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矿震、尾矿库溃坝、水均衡遭受破坏和海水入侵等。
6、滑坡是露天矿山最主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露天开采排土不仅压占大量土地,而且随着排土堆高度的升高,潜伏着失稳和滑坡的隐患。采边滑坡是露天矿山最主要也是最普遍的地质灾害,严重时甚至导致露天矿提前关闭的重大损失。
开采方式不同导致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水土环境的污染 露天开采剥离的岩土、排出的废石、矸石含有害元素,长期遭受风化雨淋,淋滤出酸性水或含有重金属的淋滤水,污染土地、河流,并通过裂隙带下渗地下污染地下水。
矿床规模、赋存状态、地质环境条件决定着其开采加工方式,不同的采矿方式造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具有差异性。例如地下采矿会导致地面塌陷、地裂缝,诱发山体开裂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水力开采的矿山 主要恢复治理的目标对象是河道、草地的复垦治理。据统计,西北地区14936座矿山中,小型矿山企业占98%,环保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往往无意解决、也没有能力解决开发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同时,面对众多的小型矿山企业,政府监管亦感力不从心。
很多小矿山,往往采取不合理的采矿方式,不按照有关规范采矿,如群采、私挖乱采、不经开采设计规划随意开挖、越界开采、任意乱堆乱排等。这些不合理的采矿行为主要发生在一些民营矿山,其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点多面广、类型复杂。
矿山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在矿山开发的时间上、空间上具有重叠性、穿插性,部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互为因果关系。不同类型矿产以不同开采方式开采,采用的选冶技术及工艺设备等不同,导致的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表现形式也不同。
总体而言,西北地区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十分严重,是所有矿产工业类型中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对矿区地质环境影响方式和程度不同,以地下采煤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最为严重。西北地区煤矿以地下开采为主,其产量约占煤炭产量的96%,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见表3-7。
矿山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学根源
1、矿业开发或多或少会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破坏,有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有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则与矿业行为的规范程度关系密切,总而言之,导致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采矿行为、采选冶及治理技术以及自然因素。
2、矿山采、选技术落后,加剧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选矿工艺简单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废渣、废水综合利用程度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落后,导致治理进度缓慢。
3、经济外部性理论是矿山环境经济手段的理论基础,它一方面揭示了现代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资源配置低效率现象的根源,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和方向。
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2,由采矿引起的岩石和顶板的块体运动 3,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体的影响,4,对大气的污染 5,对海洋的污染。
2、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固体矿产的采掘活动,破坏矿区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巨大的露天采坑或大片地表塌陷区;矿山固体废弃物(废石、尾矿、煤矸石等)的堆放大量压占土地。地下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方式,主要表现为地面大面积塌陷、裂缝和变形。
3、诱发地质灾害。采空塌陷在井下开采的矿区普遍存在;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不按科学比例开挖导致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采矿 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渣随意堆放在山坡或沟谷,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引发泥石流,对矿山、下游村庄和 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
4、矿业开发不可避免要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或轻或重的负面影响,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5、另外频繁的放炮震动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开采石料易形成高陡斜坡,人为造成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对交通干线形成威胁。如西藏地区露采矿山主要为砂金矿,对土地资源造成了破坏,特别是牧区草场破坏严重,形成许多深坑和乱石堆,并造成河流阻塞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2,由采矿引起的岩石和顶板的块体运动 3,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体的影响,4,对大气的污染 5,对海洋的污染。
矿震。采矿所诱发的地震,在我国许多矿山都有出现,成为矿山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2)崩塌、滑波、泥石流。矿山排放的矸石、废渣常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内,这些松散物质在人为因素或暴雨诱发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使道路及生产、生活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生产运行期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物堆存占地与淋溶滤渗对周围土壤、农作物的影响。原料堆场、精矿堆场等的粉尘将会对周围地区土壤产生一定影响。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少都会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例如:露天采矿时大规模剥离岩土,人为造成水土侵蚀;地下采矿形成的采空区,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地下水的自流循环;废矿石的堆积,占用了大面积土地;矿区排放出未经处理的粉尘、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矿产资源的开发带来哪些问题
开发利用粗放,资源利用率低 矿产资源的开发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才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矿山企业数量很多,但大部分规模较小,缺乏规模效益。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总回收率低,综合利用差;乱采滥挖,环境保护差;矿产资源二次利用率低,原材料消耗大;深加工技术水平不高。
弊: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且破坏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对于人口庞大的中国来说,土地资源异常紧张,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农业用地的紧张问题,甚至出现居民用地的减少。
开发矿产资源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区域工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开发地下矿产资源可能造成地面塌陷,引发塌陷地震;露天采矿需要大面积剥离地表土层,导致植被破坏;废弃矿石堆积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