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趣闻轶事
1、安培 【趣闻轶事】 1.怀表变卵石 安培思考科学问题专心致志,据说有一次,安培正慢慢地向他任教的学校走去,边走边思索着一个电学问题。经过塞纳河的时候,他随手拣起一块鹅卵石装进口袋。过一会儿,又从口袋里掏出来扔到河里。到学校后,他走进教室,习惯地掏怀表看时间,拿出来的却是一块鹅卵石。
2、塞乐斯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精明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3、卢瑟福却吃惊地问,“但是你什么时候思考呢?”匈牙利血统的数学家埃尔德什与不知多少人共同发表过数学论文,但是未必与他们见过面,而是通信来往。或者,即使见过面,他也未必记得住人。有一次,他碰见一位数学家,就问他是哪里的人。那人说,“温哥华”。
我想了解锡,能帮我吗?越详细越好!谢谢
焊锡,也含有锡,一般含锡61%,有的是铅锡各半,也有的是由90%铅、6%锡和4%锑组成。锡在常温下富有展性。特别是在100℃时,它的展性非常好,可以展成极薄的锡箔。平常,人们便用锡箔包装香烟、糖果,以防受潮(近年来,我国已逐渐用铝箔代替锡箔。铝箔与锡箔很易分辨——锡箔比铝箔光亮得多)。
锡还能配制成易熔合金、焊锡、印刷合金、锡青铜和含锡黄铜等。含锡钛基合金用于航空、造船、原子能、化工和医疗器械等工业部门。锡铌金属间化合物可作超导体。
难溶化是你买的锡度数太低,也就是含锡量太少,锡度数越高越好溶,熔点也就越低,焊点越亮,松香含量越少,烟也就小,锡各个厂的差别不大。
加温法:锡的熔点是239℃,当加热至250度以上时,锡层会融化,而铬则没有变化。 溶解法:铬可以溶于浓盐酸,而锡不溶。将镀件浸泡在浓盐酸中,如果是镀铬层,表面会产生气泡溶解。如果是装饰性的铬镀层,表面退去后露出的底层是镍黄色的,表面会冒泡溶解。
加温法:锡的熔点是239℃,加热达250度以上锡层融化,铬没变化。溶解法:铬溶于浓盐酸,锡不溶,把镀件泡在浓盐酸里,镀铬表面会冒气泡,溶解如果是装饰铬镀层,表面退掉后露出的下面镀层是镍黄色的,表面不冒泡不溶解是镀锡的。
镀锌。镀锌铁皮你一定看过,一般有些各种尖锐图案的斑点,相对来说表面最粗糙。很多摆摊的写的白铁工程,就是镀锌铁皮。用于水桶,中央空调管道。镀镍。像一角硬币的颜色,表面最细腻,有镜面效果。镀锡。像一元硬币的颜色。
★历史★事件★死亡★人数★
1、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战争历史,从几十万年前刚刚走出森林时就已经注定。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界斗,最后全部斗了一圈就学会自己斗自己了。只要有战争就伴随着死亡,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历史上十大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
2、我们来盘点世界历史上死亡过千万的5次战争。 第五名:第一次世界大战。 死亡人数1500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冲突。 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ArchdukeFranzFerdinand)和其妻子苏菲女公爵(ArchduchessSophie)的事件,引发了战争。
3、津巴布韦煤矿矿难:1972年6月6日,津巴布韦(当时的罗德西亚)万奇(Wankie)2号煤矿发生一系列井下爆炸,共造成426人死亡。第一次爆炸发生后有8名矿工获救。然而,6月7日再次发生的爆炸使3公里的隧道内充满了有毒气体,救援工作无法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