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地球化学条件
沉积地球化学条件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陆源区母岩性质、成煤植物、泥炭沼泽水介质条件和古气候条件。陆源区母岩性质 陆源区母岩性质决定了聚煤盆地充填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化学性质、成煤古土壤、古植物及沼泽水介质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碳酸盐在浅海潮坪和潮下带的弱还原条件沉积,该条件下可形成以Pb、Zn为主或Cu、Zn,或Cu、Pb的硫化物组合。在堆积速率低的弱补偿盆地中有可能形成 Pb、Zn 的层状富矿体。FeS 的沉积要求更强的还原条件,更深的水,即低 E h值,高∑S 体系、H2S 为过剩组分的海湾或潟湖细粒泥质沉积环境才能引发 FeS沉淀。
碳酸盐在浅海潮坪和潮下带的弱还原条件沉积,该条件下可形成以Pb、Zn为主或Cu、Zn,或Cu、Pb的硫化物组合。在堆积速率低的弱补偿盆地中有可能形成Pb、Zn的层状富矿体。FeS的沉积要求更强的还原条件,更深的水,即低Eh值,高∑S体系、H2S为过剩组分的海湾或潟湖细粒泥质沉积环境才能引发FeS沉淀。
物理化学环境对元素的影响是研究的核心,如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对元素分布的影响。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在测定古温度和沉积环境上有着重要作用,而模拟实验则用于验证沉积地球化学现象,如元素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粘土矿物和胶体的吸附性能等。
然而,温度却是蒸发盐类矿物沉淀的重要条件之一。如Ca和Mg的硫酸盐,K和Na的碳酸盐、硝酸盐及氯化物等,都是在具有一定封闭条件的水盆地中,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蒸发作用强烈才沉淀的。生物作用对溶解物质搬运和沉积的影响 生物的活动也对溶解物质的搬运与沉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地球数据 年龄:44~46 亿年。公转周期:约362422天 回归年长度: 362422 天。公转轨道:呈梨形。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4秒。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全国地面塌陷易发程度分区
1、济、徐、淮丘陵平原地面塌陷高易发区(H1) 包括莱芜、枣庄、泰安、临沂,豫东永城煤田,苏北徐州等。 该地区岩溶发育中等至强烈,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30m。 该地区采空塌陷面积大于5186km2,最大塌陷深度达15m;岩溶塌陷多于621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7500万元。
2、全国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易发程度分区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区域: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如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这些区域由于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固结压缩,进而引发地面沉降。
3、基于上述地面塌陷成因的分类,我们可以对全国地面塌陷易发程度进行分区,并总结各区的特征:1 地面塌陷高易发区 - 济、徐、淮丘陵平原地面塌陷高易发区(H1):包括莱芜、枣庄、泰安、临沂,豫东永城煤田,苏北徐州等地。该区岩溶发育中等至强烈,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30m。
4、济、徐、淮丘陵平原地面塌陷高易发区(H1)包括莱芜、枣庄、泰安、临沂,豫东永城煤田,苏北徐州等。该地区岩溶发育中等至强烈,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30m。采空塌陷面积大于5186km,最大塌陷深度达15m;岩溶塌陷多于621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7500万元。
地面塌陷的主要类型
地面塌陷主要分为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 (1)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主要是存在开启的岩溶洞隙,并且其沉积物盖层为厚度不大的未固结物,以及有水活动的动力条件。 我国云贵高原及华南丘陵、盆地、平原区可溶岩连片分布,岩溶发育,塌陷集中,是我国岩溶塌陷灾害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地面塌陷可以根据成因分为几个主要类型: 岩溶塌陷:这种类型的塌陷主要由岩溶洞隙的存在引起,这些洞隙可能未被充分填满,导致地下空腔的形成。当覆盖层较薄,且由未固结的沉积物构成时,岩溶塌陷更易发生。此外,水动力条件,如地下水活动,也是岩溶塌陷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地面塌陷主要分为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两种类型。
均匀沉陷:是由于路基、路面在自然因素和行车作用下,达到进一步密实和稳定,引起的沉落,一般不会引起路面破坏。不均匀沉陷:由于路基、路面不密实,碾压不均匀,在水的浸蚀下,经行车作用引起的变形。
如何判断地面塌陷的类型?
1、采空塌陷分布在我国各地的矿山及其周围地区,以煤矿塌陷最为突出。 表6为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所造成的地面塌陷易发程度划分的判别特征。 2 地面塌陷易发程度分区及各区的特征简述 根据上述地面塌陷易发程度划分的判别特征,对全国地面塌陷易发程度进行分区,其结果如图3及表7所示。
2、采空塌陷:采空塌陷是由于矿体(层)被采出后,采空区直接顶板岩层在自重及其上覆岩层作用下发生断裂、离层,甚至地表沉降形成的。在我国的矿山及其周围地区,尤其是煤矿区,采空塌陷问题尤为突出。
3、岩溶塌陷的平面形态具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及不规则形等,主要与下伏岩溶洞隙的开口形状及其上复岩、土体的性质在平面上分布的均一性有关。